毛泽东与毛泽连告别时叮嘱:凡事要带个好头,有困难不要麻烦政府
前言——重病仍惦念家中堂弟
毛泽东晚年的时候,身体状况一直都很好。直到1971年的冬天以后,毛泽东下逐渐患上了一些老年性疾病。
在毛泽东所患的多种疾病中,其中供氧不足就是最为突出的病症,毛泽东的体力也大不如从前,只要运动一下,就会发生强烈的气喘。尽管如此,他还是出席了中共十大的开幕式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毛泽东的身体时好时坏。1974年的冬天,毛泽东同意医护人员为他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。
这次体检进行了四天,专家们再次确认毛主席患病确实为运动神经元症,另外除去早已知晓的老年白内障外,他们还发现了毛主席还还患有肺心病、冠心病、右臂部褥疮和血中含氧过低等。
1976年春天的时候,毛泽东的病情变得严重,只能长时间的卧床休息。只是缠绵病榻的毛主席仍然挂念着家乡的亲戚。
这天,毛泽东从睡梦中醒来,脑海中全部是刚刚的梦境,他梦到了年轻时候与家里堂弟在一起的样子。于是,他让人把李敏、李讷叫到身边。

两个女儿满脸焦急得跑过来,生怕父亲有什么大事。李敏和李讷两个人来到父亲的床前,相视一眼后,李敏俯身询问道:“爸爸,你找我们两个有什么事情吗?”
听到李敏的声音,毛主席向她看了过去,同时伸出自己的右手。而李敏李讷两姊妹看见父亲伸出的手,立马蹲下将手握住。
毛泽东紧紧回握住两个女儿的手,语重心长得说道:“我感觉自己身体已经不太好了。但是,在我的心里一直有事情实在是放心不下,只好请你们去做。”
“爸爸,什么事情啊?”
“就是家乡你们还有两个叔叔,经常连饭都吃不饱,爸爸希望你们能够经常回去看看他们!”
“放心,爸爸,我们一定会去的!”

李敏李讷连连点头,她们两个知道毛泽东说的两个叔叔就是毛泽连和毛泽荣。其中,她们对于毛泽连更是十分熟悉。
因为他是在建国后,是第一次进京看望毛泽东的人,也是毛泽东所有亲戚中进京次数最多的人。
但是这个毛泽连为什么让毛泽东如此挂念呢?他们兄弟两个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?
幼时崇拜——跟在毛泽东身后干革命
毛泽东所在的毛家在韶山当地是一个大家族,到了他们这个‘泽’字辈,兄弟总共有10个,毛泽东排第三,毛泽连排名第九,所以一个‘主席三哥’,一个‘九弟’就成为了建国后毛泽东与毛泽连相互之间的称呼。

毛泽连,字润发,比毛泽东小20岁。虽然两人年龄相差较大,但是他们之间的感情却要比其他兄弟更亲近一点。
至于原因么,一个就是毛泽连年龄小,自然会受到一些偏爱;再有就是毛泽连与毛泽东的曾祖父都是毛祖人,血缘关系更亲一点。第三层的关系就是,毛泽连的亲姐姐过继到了毛泽东母亲名下,如此毛泽东与毛泽连的感情更为亲厚。
对于毛泽东的优秀,毛泽连自小只是在家族长辈的口中得知,虽然心中对于毛泽东是十分崇拜的,但是对于毛泽东长什么样子一概不知。而当毛泽东回到家乡不断探亲后,毛泽连对于毛泽东这位堂兄的样子,才在心中清晰起来。
1915年的时候毛泽东去看望他叔叔一家时,毛泽连对于毛泽东这个从未见面的三堂兄一点儿也陌生,刚刚两岁多的他小跑着,一把就抱住了毛泽东的小腿,这让毛泽东对于这个活泼可爱的九堂弟十分喜爱。

母亲病逝的时候,毛泽东再一次回到家乡。当时他们的姐姐毛泽建迫于生活压力正在给人当童养媳,毛泽东一得知这个消息就立马把毛泽建接回了家里。
刚一到家,毛泽东就告诉毛泽建说:“姐姐,你这几年是吃了很多苦,但是怨不得别人,不革命就没有路走!”
毛泽东看着姐姐还是比较迷茫的样子,就向毛泽建继续传达一些革命的思想。
当时,毛泽连就在一旁听着,毛泽东讲给毛泽建的革命思想,他虽然没有听懂,但是这段话却让他热血沸腾,在他的心里暗暗记下两个字——那就是革命。
而毛泽建则是在毛泽东的一番话下,踏上了革命的道路。跟着毛泽东打游击,干革命,痛心的是毛泽建年仅24岁的时候就牺牲了!
毛泽东与姐姐毛泽建的离开来的时候,毛泽连心中虽然不舍难过,但是不到10岁的他心中明白,他们是要去干大事的。
1925年,毛泽东回到韶山,秘密开展农民运动。

而对于三哥的回归,最高兴的莫过于毛泽连了!他与弟弟毛泽青总是跟在毛泽东的身后,毛泽东走到哪里,他们就跟到哪里,成为了毛泽东的通讯员。
毛泽东为了宣传革命思想就创办了农民夜校,12岁的毛泽东连也会跟着忙前忙后。
每次开会,毛泽东还会派他去传达。毛泽东找骨干谈话,他就端饭送水;开座谈会的话,他就会站在门前放哨。
一开始的时候,毛泽东也没想让这个堂弟参加革命,毕竟他的年龄太小的。但是家中的兄嫂,姐姐都参加了革命,毛泽连对于他们是充满了崇拜。
于是他跑到毛泽东面前对他说:“三哥,哥哥姐姐他们都参加了革命运动,我也想跟着你们一起干革命,我看了一下,其他的事情我暂时干不了,能不能先让我当个通讯员呀?”
毛泽连的话让毛泽东面露惊讶,伸手摸摸毛泽连的脑袋,把他头发揉乱后说道:“你还挺厉害,还知道通讯兵呢?不过, 被嫌弃的松子你这么小,能顶得住吗?”
“三哥,干革命不分年龄大小。你可以先让我进儿童团啊,我可是会长大的,之后就能干更多的事情了。”

毛泽东笑了笑,对于堂弟小小年纪就有如此的革命思想很意外,但是,很支持,所以对于毛泽连的请求毛泽东欣然同意。
虽然毛泽连的年龄不大,但是他熟悉当地情况,一点也不知道累,能跟着毛泽东翻山越岭动员群众,发挥的作用极大。
一次,当地乡长赵恒哲接到当地军阀头子赵恒惕的命令,带着很多士兵去抓捕毛泽东。
这个时候的毛泽东还不知情,仍在为夜校里面的学生讲课。一直站在门口放哨的毛泽连瞅见一批士兵往过走,气势汹汹的,心里立马明白:这是来抓他三哥的。
于是,他赶紧举起手里的马灯,发出声响,暗示自家三哥有情况。
毛泽东看见他们之间的暗号后,立马从后门出来,跑进郁郁葱葱的树林里隐藏了踪迹。
1927年的时候,考察完农民运动的毛泽东即将要离开。这一天,天下下着细雨,站在码头的毛泽连一边卸下身上毛泽东的行李,一边说道:“三哥,你这一走,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啊?”
毛泽东看着弟弟的眼睛说道:“等我们打倒官僚资本主义、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,就会回来。也许十年,也许二十年,革命不成功,我就没脸回来。”

首次拜访——毛泽东给毛泽连治眼睛
1949年初,各地解放。
时任第四野战军46军第138师师长任昌辉想到韶山是毛泽东的家乡,就四处派人打听毛泽东亲属的下落。多番寻找后,才找到了毛泽连。
“你想去见见毛主席吗?”
任昌辉的话让毛泽连的心中激动不已,他与他的三哥已经20多年没见过了,于是毛泽连点了点头,成为了第一进京探望毛泽东的亲人。

这天,毛泽东正在书房里批阅文件。
秘书长叶子龙敲门后进来告诉了毛泽东有韶山来的客人的时候,满脸喜色,就连声音中都透露着一些激动。
“来客人了?韶山来的?”
“是的,主席!”
“他们是什么时候来的?都是谁来了?”得到肯定回到的毛泽东更加激动,毕竟自己已经很久都没有回过家乡了,现在见一见家乡的人也好呀!
叶子龙回答道:“这两位客人是昨天到的北京,据介绍,一个是您的堂弟毛泽连,另一个是您的堂表弟姓李。”
“哈哈,太好了!居然是我九弟润发来了!”随即毛泽东站起来,对着叶子龙说道:“他们现在在哪呢?快快,带我去见他们!”

说着就和叶子龙一起朝着会客厅走去。
刚一进去,产品中心毛泽东就激动得握住毛泽连的手。
毛泽连也是激动得落泪:“主席三哥……”
“你是泽连润发九弟吧?”
“是啊,三哥,我是润发啊!”毛泽连激动得连声音都颤抖着,“我这次和表弟一同来京,是代表家乡人民来看望您的。”
“好啊,你们来了呀,我们几十年不见面了,都快认不出了,但是我想你们,也想念家乡啊!”

说着,就拉着他们两个坐下。然后毛泽东从茶几上拿起苹果来,递给了他们。
同时也向毛泽连询问了一些家常,还问及了家乡许多的亲戚朋友。
期间,毛泽东更是注意到毛泽连的眼睛有些不对劲,于是开口问道。
“润发,你的眼睛是怎么回事?”
“当年落下的病根!”
原来,毛泽东离开家乡后,毛泽连并没有停止革命。
但是,那个时候的共产党员的处境十分危险,毛泽连的眼睛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伤到的。反动派带着武器冲向了每个工农讲习所,敌人行动太过迅速,毛泽连并没有接到消息,没能提前撤离。当反动派拿着枪追杀他们的时候,毛泽连等人只能怆惶跑掉。
在途中,毛泽连的左眼就被一根树枝划伤。等到了安全地带的时候,毛泽连看不到伤口,自认为休养几天就会好。
在当时年代的穷苦人民,想法就如同毛泽连的一样,生病、有伤口,为了省钱就会选择扛着,能扛就扛。结果就是,扛得住那就过去了,扛不住,小病拖成大病。

毛泽连的眼睛就是这样,几天后,他的左眼里出现化脓的伤口,但是没有钱的毛泽连只能继续硬扛。
过来一段时间后,毛泽连的左眼就失明了,连一丁点的东西都看不到了。同时右眼也引起了并发症,视力急剧下降,只能够模糊得看到东西。
组织上考虑到毛泽连不方便,也就没再让他继续参加革命,同时也没有让他加入中国共产党。而知道这件的事情的毛泽东对着毛泽连说道:“没入党不要紧,只要你的思想好就行了。”
毛泽东看着弟弟的眼睛,叹了一口气说道:“润发呀,你的眼睛就在这里治一治吧!”
“好!”
在毛泽东的安排下,毛岸英带着毛泽连在北京协和医院治疗。医生将他已经坏死的左眼球挖掉,也对右眼进行了手术。
医院出于整容美观的考虑,想要给毛泽连装一只眼球,但是,毛泽连拿不定主意,不知道该不该装,于是,就询问了毛泽东的意见。

“三哥,医生建议我装上个假眼睛,你说,我要不要装呀?”
毛泽东看了看毛泽连,然后说道:“假眼球只是个装饰,看不见,还要经常清洗,很麻烦……”
毛泽连一想也是,而且装假眼球还需要花费不少钱,装上,清洗都是钱,所以,毛泽连就听从毛泽东的建议,没有装。
在医院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后,毛泽连的视力有所恢复,能够看清一点东西了。
两人分别——毛泽东叮嘱不要麻烦政府
在毛泽连住院期间,无论大小事情,毛泽东都是安排自己家里的人去照顾的。毛岸英、李敏、李讷都过去伺候过。而这次毛泽连住院的所有费用都是毛泽东用自己的工资支付的。

毛泽连在北京住了两个多月,而李珂看到毛泽东如此关心毛泽连,就向毛泽东提议道:“泽连眼睛不好,生活实在是困难,能不能帮他想想办法啊,或是跟当地打个招呼,让泽连能有份工作?”
毛泽东看了一眼李珂,然后拿着一根烟抽了起来。抽完后,叹了一口气说道:“泽连的困难我晓得,我是要整个地解决全中国的困难,而不是解决个别困难。当然,我可以自己拿点钱帮助帮助。”
然后毛泽东就站起身来,背对着李珂继续说道:“你们在北京再住上几天,就早点回去吧。”
毛泽东害怕他们误解自己的意思,又转过身来面对着说道:“过去皇帝一上台,亲戚朋友跟着沾光,骑在百姓头上耀武扬威,我是革命者,不能干这种事,革命的意义就是解放广大劳苦大众,为人民服务,为大多数人谋利益。所以你们住住就回去吧,免得有人说闲话。”

毛泽连听到自家三哥的这番后,立即就明白了,也起身说道:“三哥,天下穷人是一家,你们的主义,我很看好,你们为穷人服务,为人民服务,能得人心!”
毛泽连的话让毛泽东面露笑容,笑着开口:“对咯,我当主席是革命的需要,要替人民办事的。你们也要为人民服务啊,中国打了那么久的仗,需要恢复元气,修补战争创伤,你们在老家种地,多种些粮食,也是支援国家,为人民服务呢。”
“主席三哥,我听你的,我回去了一定好好种田。”
毛泽连的眼睛治疗得差不多了,也该回老家了!临行前,毛泽东将自己的手提箱送给了毛泽连来装东西,用他的稿费也为毛泽连买了些东西,让韩桂馨帮忙收拾着。
李银桥知道后就去管理科领了10斤糖,准备让毛泽连带回老家,给孩子们吃和招待乡亲。而毛泽东看见后就问道:“这是什么?”
李银桥回答:“是糖!”

“拿这么多干什么?”毛泽东有些生气。
见李银桥说不上来,收拾东西的韩桂馨立马接话:“主席,这可以让他们带回去给孩子们呀!给孩子几颗糖,也高兴高兴,再则,他们到路上也吃点,回去招待乡亲们也要用点,他们是到你这里来了呀!”
“有两斤就够他们用了,多余的还是退回管理科去。”见两人没有动作,毛泽东只好叹口气继续说道:“我们国家还很穷呢,不要因为他们是我的亲人,就大手大脚的,别人家属来了怎么办,人人都要艰苦朴素的。”
于是,糖只留下了两斤,把多余的还到了管理科。
毛泽连与毛泽东告别的时候,毛泽东叮嘱他:“九弟,回去以后,如有困难,不要去麻烦政府,你的困难我是知道的,我今后如果能接济点就接济一点,你是我的亲戚,凡事要带个好头,可不能大事、小事都去找政府解决啊!”
在这之后,毛主席从自己的稿费中支出200元,寄给毛泽连贴补家用。

而对于毛泽东的嘱咐,毛泽连一直记在心中。从没有利用过毛主席堂弟的身份为他个人解决问题,在老家作了一辈子农民,他经常会在接到补助金的时候,说道:“我给政府增加负担了,于心不安呐!”